顯示具有 Technology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Technology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年4月16日

輕鬆改善居家空氣品質

台灣的空氣污染這幾年似乎日益嚴重,以前頂多一年只有兩個月會有霾害,今年幾乎只要不下雨、風稍微弱一點的天氣,PM2.5 指數就飆升上來了。走一趟濱海道路,看到的也都是霧茫茫灰暗的一片,剩下隔著中央山脈的東部還有藍天。家裡窗戶開著,本來通風良好的房子,會受到戶外的汙染影響,而窗戶關小,又會拉高室內空氣汙染,於是乎空氣清淨機也快要變成必需的家電之一了。

沿海的風力發電機似乎對空氣汙染也感到愛莫能助

茶客正好也在研究室內空氣品質,於是乎直接挑一台專業的空氣淨化機,跟大家分享一下這方面的心得,希望對大家日後在挑選適合住家的清淨機有些幫助。

網路上有很多評比清淨機的文章可以參考,但需要自行判斷一下客觀性。例如2016年大陸中關村在線根據官方新國家標準方法測試,公布15部清淨機的結果也頗客觀的。客觀的比較也許會很出乎你的意料,畢竟市場大,很混亂,很多過度行銷手法的,如果沒有基本知識的話,很容易買到不適用的產品。不過如果你是某人的忠實粉絲,為了捧場他代言的產品,那就另當別論啦!

烹飪與空氣汙染試驗


我最喜歡用香煎虱目魚來測試空氣清淨機了。一來是虱目魚煎過有那種焦脆的口感,煎得恰到好處,咬下去除了有鮮嫩的汁液,香氣和養分更在胃裡滋潤蕩漾。二來,烹調過程會產生大量的油煙懸浮粒子和揮發性氣體,常常讓廚房殘留的油煙和魚味久久不能散去。

茶客香煎虱目魚



這次實驗採用氣質寶六合一空氣品質偵測器,透過他來記錄實驗過程的空氣品質變化。改善方案採用一舜再循環空氣淨化機家庭用版本。這兩個產品都是台灣設計製造。

用氣質寶來記錄空氣品質變化
這次選擇一舜LM435E2F-CC空氣淨化機


在春假前後在家裡分別煎了兩次虱目魚肚,3/31日的沒有使用空氣淨化機,4/6日有使用。客餐廳和廚房空間加起來坪數大概14坪左右,其他空間房門關閉。

開中小火煎虱目魚大概要10-12分鐘,當然也要開抽油煙機,然後關閉廚房對外的窗戶,確保油煙不會被抽出去又被外頭的風吹回來。

我們可以看到氣質寶紀錄的線圖變化,每15分鐘一筆平均值,白色柱型圖是室內懸浮粒子濃度,灰色為戶外濃度。在3/31這一次,開始烹飪後汙染就急速上升。對照圖表左邊有顏色座標軸,一開始的15分鐘平均值就已經紫爆過度了,而汙染持續延續了75分鐘才脫離紅色警戒。

再來看右圖這個4/6實驗,這次同樣條件下,我加開了清淨機,轉速調到五(對照到使用手冊上的專業術語 CADR值約每小時213平方米,適用14.1坪環境的設定)。開始烹飪到脫離紅色警戒的時間為30分鐘。家人在高濃度PM2.5汙染曝曬率整整少了60% !! 醫學論文通常以汙染環境曝曬率和慢性疾病做研究,也確實有很多數據證實兩者是高度相關的,值得大家關注一下。




另外一件讓掌廚的蠻訝異的事,以往烹飪後都會殘留油煙和魚腥味,在4/6這次用了後消失了,感覺好像上高級館子用餐,這淨化器除臭效果應該是很好,內建五公斤的活性碳配方果真不是蓋的。


戶外空氣汙染對室內的影響


4/8 日下班後,我看氣質寶一下橘一下黃的,家裡也沒開伙,好像有受到外頭空氣汙染影響。從環保署數據看,住家附近的觀測站,灰色柱狀圖的確在下午三點左右 PM2.5濃度變高。於是乎想說再來實驗一次。把清淨機開啟,這次開到風速 2 ,同時我用了氣質寶的事件紀錄功能。底下左圖為每小時一筆平均值,右圖為15分鐘一筆。很明顯室內空氣很快回到綠色範圍。






再看看氣質寶針對開清淨機後前後兩小時的分析,細懸浮粒子濃度降低了 61%。然後二氧化碳和揮發性有機氣體有略微提升,這應該是家人都回到家裡後,人體釋放的正常值。




噪音測量


噪音也是環境污染之一,現在一般家電為了成本考量,都採用一般直流馬達和塑膠外殼製品,磨擦震動久了以後難免噪音越來越大。這台則是採用無刷馬達和鍍鋅鋼板外殼,少了摩擦和震動,理論上應該用個幾年後,噪音也不會變大。

來聽聽噪音值,量測方法是直接用手機APP,應該可參考看看。底下幾張照片,未開機器時背景的音量大約 44 dB。平常我大概都是一直開著風速一,噪音值約 46 dB。


未開機時的背景噪音值為 44 dB。

設定風速一,噪音值略為提高到 46 dB。
風速二,很明顯感受到風量增加,噪音增加至55 dB

PS:

室內淨化空氣的技術,到目前為止,機械式的過濾空氣還是最有效的。基本概念很簡單,就是想辦法讓空氣通過濾網,過濾掉懸浮粒子,透過大量的活性碳過濾甲醛等有機氣體。過濾的效率越高越好,使用有效範圍則看居住空間大小,另外濾網的維護頻率也是考量因素之一。最後順便提供一舜再循環空氣淨化機的規格給大家參考,相關術語就請去Google 一下啦。















2015年9月20日

聊聊 IFA2015 展


碰了三角飯糰的機會,今年有機會來柏林參展。假日把照片貼一貼,就不多寫文字了,請直接看看圖文解說。整體而言,這個展帶來了一個很明確的訊息,生活重於科技。

這張是在三星展館拍的,這種展出設計讓人很有感覺,各種尺寸的螢幕,色彩、反映,把自己投上去還頗嚇人的,拿來當首張紀念圖。


這次搭荷蘭航空,777客機,但是很難坐,東西也不好吃,一到荷蘭機場,立馬買包綜合起士和好吃的麵包。

荷蘭Miffy的故鄉

轉到柏林了,這次跟團參展,旅行社還準備專車、導遊、加泡麵,哈....

施工中

開展前一天,完成! 小小攤位五臟俱全,還有帥哥站台 

每天早上從這個車站上來,跨過天橋進入展場

南側入口大門廣場

入口大廳


帶團的一直強調三星館,在裡面可以感受到科技,但感受不到其他的

展前一天到處逛逛,欣賞別人的佈置


現在賣冰箱洗衣機的都走馬卡龍風格

賣手機的現在要耍酷的話,都很難

8K電視,98吋! 忘了擺一個比例尺

先來看看 "傳統" 產業




這產品像翻了身的螃蟹,看起來很Powerful

大家來看 Windows 10 ??

5.1 mm 厚度的手機,好像大家沒有很興奮

可能hTC比較喜歡MWC展吧

強國來的智慧家庭,跟領隊提的那一家一樣,感覺就是硬邦邦把科技塞到家裡

新一點的東西


真的是 3D 顯示

單車安全帽,在indiegogo集資了 $120,000 也來展一下,顯示新創的活力


汽車通訊多媒體系統,可以連結智慧居家環境,但問BMW小姐,他也不是很了解,可見一般人不是那麼容易接受


台灣精品區


台灣精品有一大區塊,場地顏色布置都還不錯,就是參觀的人少了些

得獎產品都跟著出國,問題是來參觀的人就走馬看花,效益並不大。也許貿協該做點不一樣的事情。像土耳其的場子,政府直接請來大提琴、長笛現場演奏。但這種東西最好有人可以完整解說得獎原因,介紹台灣設計的好!為了拚經濟難道政府不能雇用幾個人,像導覽故宮這樣介紹嗎?


大概就這樣路過


生活體驗進化

Panasonic 的感覺,跟Samsung的感覺很不一樣,也許大家該留意前者的走向,生活體驗優先然後應用科技。

手渴隨時喝一杯

國際牌的老機器

LCD已經可以跟相片比美

這種場景,在 Bike Show 似曾相似

現在的科技好像死要監控,也不知道他們要解決甚麼問題,更笑的是一堆人也跟著做

這種烘培爐很好用的感覺,鍋子隨便擺都可以加熱,右邊那個鍋子還可以有自動攪拌功能

這面鏡子,女士超愛,化妝打扮前先模擬一下。




整套都有玄機

餐廳有佈景主題,隨時可以感受到在非洲獅子旁或海邊夕陽下用餐

有智慧的冰箱

這個佈景很厲害,每一根都是藍芽喇叭,DJ的頭在後面

大江在現場玩起飛機了

小孩的卡拉OK

現場咖啡喝免驚,賣咖啡機的真多

一堆彩色體重計,體重計再好對俺減肥效果都沒幫助

睡眠燈加音箱

n-tv 現場直播

花絮

這一天,遠處整排都空空蕩蕩,小攤子還算熱鬧

台灣團來聚餐,這對佳偶就是亮點

當然不喝紅白酒,喝Light 和 Dark 啤酒

再會啦,骨董可愛的 Marshall Bus 車前留念

標籤

Enjoy Life (42) Technology (33) 布萊恩茶店私房菜 (25) 茅山論點 (19) Travel (16) Bike (15) 醉茶經 (8) 醒茶經 (8) Android Development (5)